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何不食肉糜”为何一再上演?
“何不食肉糜”这个词汇本身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典故,大意为“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引申为“身在福中不知福,更不知民间疾苦,不知百姓死活的上层统治者”。
一、历史原型
“何不食肉糜”这个典故最早出现在《晋书·惠帝纪》中。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期间,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无粮可吃,饿死很多人。大臣汇报灾情,晋惠帝问:“何不食肉糜
?”意思是怎么不吃肉粥呢?这个典故从此流传下来,用来讽刺那些不了解民间疾苦的上层统治者。这里反映出:一是可见上层统治者从没有深入民间,对百姓的生存没有一点了解,百姓食不果腹,哀鸿遍野,易子而食,他们却在问老百姓怎么不吃点肉粥啊?二是上层统治者被下面的人忽悠到一个荒唐的境地,看不到民间到底是什么样子?也听不到百姓嗷嗷待哺的声音。三是古代百姓真的不能直达圣听,生死与朝廷无关,只能在乡村自治和乱世盛世的夹缝中求得一点生存空间。
二、历代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并不是唯一的一次。
西周的周厉王是个十分残暴的君主,他当上国君后,对人民的压迫非常严酷。周厉王听信荣夷公谗言,实行改革,把原来的山林、江河、湖泊和贵族占有的山林土地收为君主所有,不准国人使用。在道路上设关立卡,盘查收费,不准人们打猎捕鱼,没收百姓收入。造成贵族、大臣、平民百姓都没有了生存条件。周厉王的暴政措施,激起了百姓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他死后,给了他一个“厉(致戮无辜曰厉)”字的謚号,可见他有多不受人待见。
明朝万历皇帝因不满意税收改革而召集内阁大臣询问民间情况,官员徐阶回答说百姓饥寒交迫,万历皇帝却说:“他们会没有钱吗?”他以为百姓都很富裕,但实际上当时的国家经济已经非常困难,百姓连基本的粮食都没有,更不用说生存了。明万历时期,明朝已经是朝不保夕了,过了24年,明朝就亡于农民起义了。
三、现实反映
“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反映。例如一些富豪或官员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往往缺乏对底层民众生活的了解和关心,片面地认为问题可以通过简单的解决方案解决,而不愿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复杂性。
有的人竟然说,他对钱没有什么概念。有的人说,现在那个老百姓家里没有50万的存款?有的人说,一年可以实现一个小目标。有的人说,老百姓可以把空出的房子租出去,利用业余时间跑滴滴。有的人说,现在的老百姓就是欠收拾,收拾一通,老百姓就自然听话了。现在各地都在“人才引进”,很多年轻的“研究生”“海归”,都不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即使到基层锻炼两年,都是挂在基层,活在原单位,对底层百姓的具体状况一点都不了解。还有很多县、乡领导,没有深入群众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只是坐在办公室就把一些政策鼓捣出来了,实施起来不接地气,毫无施行的可能。
这些心态与“何不食肉糜”中的晋惠帝是一样的。
四、应对措施
为了避免“何不食肉糜”的现象再次发生,解决历史周期率问题。可以从如下方面予以思考:
一是增强对民生的关注和投入:政府应该加强对民生的关注和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调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复杂性,制定出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政策。
二是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监督能力:公众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同时,公众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判断力,不被片面的信息和观点所左右。一个容得下批评的政府,才能不断反思和改进,进而带领社会不断进步。
三是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应该促进公平和正义的实现,缩小贫富差距和社会差距,让更多的人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
四是推动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我们应该推动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念的转变,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和复杂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历史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和传承,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和道德素养。
总之,“何不食肉糜”的现象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曾经出现过多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民生关注、提高公众参与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等多方面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