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安溪铁观音茶叶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06 12:21:33    

一、提神益思

铁观音可提神益思,其功能主要在于茶叶中的咖啡碱。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提高效率的功能。因此,饮茶后能破睡、提神、去烦、解除疲倦、清醒头脑、增进思维,能显著地提高口头答辩能力及数学思维的反应。同时,由于安溪铁观音中含有多酚类等化合物,抵消了纯咖啡碱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二、清热降火

茶叶是防暑降温的好饮料。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借火气而升散。”在盛夏三伏天,酷日当空,暑气逼人的时候,饮上一杯清凉铁观音或是一杯热铁观音,都会感到身心凉爽,生津解暑。这是因为茶汤中含有茶多酚类、糖类、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与口腔中的唾液起了化学反应,滋润口腔,所以能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同时,由于铁观音中的咖啡碱作用,促使大量的能量从人体的皮肤毛孔里散出。

三、杀菌止痢

在安溪民间早有采用铁观音治疗痢疾和肚子痛的做法。我国古代医学书籍中也有不少利用茶叶来治疗细菌性痢疾、赤痢、白痢、急性肠炎、急性胃炎的记载。铁观音为什么能起到杀菌止痢作用呢?主要是茶多酚化合物。由于茶多酚进入胃肠道后,能使肠道的紧张功能松弛,缓和肠道运动;同时,又能使肠道蛋白质凝固,因为细菌的本身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茶多酚与细菌蛋白质相遇后,细菌即行死亡,起到了保护肠胃黏膜的作用,所以有治疗肠炎的功效。

四、醒酒敌烟

茶能醒酒敌烟,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之名句,说明我国人民早就认识到饮茶解酒的功效。古人常常“以酒浇愁”,“以茶醒酒”。唐朝诗人刘禹锡,有一天喝醉了酒,想起了白居易有“六班茶”可以解酒,便差人送物换茶醒酒,被后人传为茶事佳话。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一杯酒中含有10%~70%的酒精。而铁观音茶多酚能和乙醇(酒中主要成分)相互抵消,故饮茶能解酒。

铁观音不仅能醒酒,而且能敌烟。由于铁观音中含有一种酚酸类物质,能使烟草中的尼古丁沉淀,排出体外。同时,铁观音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把人体血液中的尼古丁从小便排泄出去,减轻和消除尼古丁带来的副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不仅仅是咖啡碱的单一功效,而是与茶多酚、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协同配合的结果。

五、减肥美容

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的胆固醇和脂肪过高,堆积在人体中使人发胖,而铁观音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等物质,可以加快人体胆固醇的排出,同时可以抑制人体中负责分解脂类的酶的活性,使得脂类物质难以分解,从而没有办法被肠道吸收,从而达到减肥美容的效果。

六、抵抗衰老

中外科学研究治疗表明,引起人体衰老的主要罪魁祸首的自由基,其可使人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因此为了延缓衰老速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可以清楚自由基,使过氧化速度降低下来,使细胞获得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健康长寿。而铁观音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就可以达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达到抵抗衰老的作用了。

七、防癌抗癌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不治之症”。研究表明铁观音中儿茶素(EGCG)这种成分有着很强的抗癌变活性,可以抵抗人体癌变。其他科学家在证实铁观音抗变异的研究中,认为铁观音茶多酚是这一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化学物质致癌的研究中,肯定了铁观音茶多酚的防止癌变作用。此外,铁观音中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阻断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对防治癌症有较大的作用。如今饮茶可以防癌抗癌已被世人所公认,而在茶叶中防癌抗癌效果最好的是铁观音。

八、防治糖尿病

铁观音茶叶中的咖啡碱能舒张血管,加快呼吸,降低血脂,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糖尿病得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缺乏多酚类物质,如维生素B1、泛酸、磷酸、水杨酸甲酯等成分,使糖代谢发生障碍,体内血糖量剧增,代谢作用减弱。而经常饮茶可以及时补充人体中的多种成分,从而能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九、防治龋齿

众所周知,牙膏中含有氟的成分,氟对于牙齿的保护方面起到必不可少的功用,而茶叶中也含有氟的成分。饮茶可以保护牙齿,在我国古代早已应用。宋代的苏东坡在《茶说》中云:“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能坚齿、消蠹。”现代科学分析,铁观音中含有较丰富的氟,而一般食物中含氟量很少。铁观音中的氟化物约有40%~80%溶解于开水,极易与牙齿中的钙质相结合,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氟化钙,起到防酸抗龋的作用。同时经常用铁观音漱口还可以达到去除口腔异味的作用。

十、抗动脉硬化

铁观音中含有大量茶多酚,而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