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农谚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也有的说,“寒露两旁看早麦”。哦,寒露节快到了。忽然间,我想起了用“耩子”播种小麦的那些往事。
耩子,有的地方称作“耧”。其结构并不复杂,可描述起来却颇费笔墨。
根据农作物播种行距宽窄的不同需求,耩子一般分为三条腿、两条腿和一条腿的三种类型。种麦子大多用三条腿的耩子播种。耩子腿的外形如同老黄瓜,但中间是空心的。所以,有些地方就把耩子腿戏称为“黄瓜腿”。耩子腿的底端安装着铸铁制作的、向内弯曲、一个尖角向下的三角铁。三角铁被泥土打磨得亮闪闪的,非常锋利。耩子腿的上面部分,是由耩子秆、腿及扶手相连接形成的“基座”。在基座上,安装着两个上口大、底座小的漏斗。这两个漏斗前后相连,连接处有小孔相通。小孔上方装有闸板,用来控制种子流出量的大小。前面的大漏斗装的是麦种,后面小漏斗装的是一个用石头做成的、如同鸭蛋般大小的滑溜溜的石头,俗称“耩蛋”。耩蛋身上有横竖两道“沟”,沿着沟系一根比筷子稍细一点、长约十五六厘米的竹枝。然后,把竹枝露出耩蛋较长的一头插入两漏斗之间的小孔内,再用细线栓住竹枝的另一端,并挂在耩子把手的横梁上。耩子摇动时,耩蛋会把小漏斗两边的木板撞击得叮当作响。同时,竹枝也会把前面漏斗里的种子均匀地“拨拉”出来,并流到耩子腿里。耩子把手是顺着耩子腿向上,且连接着小漏斗的,形状如同椅子的靠背。只是在“靠背”的上方,两边都要露出一截便于摇耩子人手握的圆木棍。耩子秆是连接在耩子腿上、平行向前的两根长木杆。木杆的最前端,拴着一根用苘编织的、供驾辕人使用的苘辫子,俗称“耩袢子”。
在耩子两边的腿上分别系一根短绳,将两根短绳子系到一起后,再栓一根与耩子宽度相当的木棍。在木棍两端拴上供拉耩子人使用的长长的绳子。
小木棍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不用小木棍,直接把绳子栓在耩子腿上,由于两边拉耩子的人用力不均衡,后面摇耩子的人就很难掌握住平衡。有了小木棍的作用,不平衡的缺陷就减轻了。只是,把绳子拴在小木棍上,想少出力占便宜的人,就没了机会——因为力气用少了,小木棍就会如同天平一样向一边倾斜,很容易被人发现。
此外,还要用竹坯子或柔韧性能较强的桑树枝,做成一张弓。再将弓弦的方向向前,弓背向后,弓的两头用麻绳分别固定在两边的耩子腿上。随着耩子的走动,弓背就会把因耩地形成的一道道小沟抹平,并使麦种充分地埋在土里。
摇耩子是一般人都做不了的技术活。它要求既要有力气,也要具备控制单位面积用种量及均匀播种的技能。
父亲在左邻右舍中是堪称有力气的人,也是人们眼中庄户人的“老把式”。在摇耩子的人员中,他自然就成为诸多人选中的一员。父亲摇耩子,由于平衡度掌握的好,拉起来省力、顺畅,人们大都喜欢给他拉耩子。如果摇耩子的人掌握不了平衡,拉耩子的人多出了力不说,播种质量还会打折扣,进而影响到将来麦子的收成。
上中学时,在秋忙假里,我曾经拉过耩子。拉三条腿的耩子要五个人,一个人驾辕,其余四个人分列两边。刚开始时,听见耩蛋有节奏的、叮叮当当的响声,再加之远方传来耕地人悠扬的号子声及天空中鸟儿的鸣叫声,给人以心灵上的享受,并在享受中增加了动力,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可是,当明晃晃的太阳照耀到头顶的时候,渐渐地,身上就没了气力。仿佛周围的声音都变得呕哑嘲哳起来。我想喊,可嗓子里干得冒烟,发不出声音;想逃脱,身上被套着绳索,怎么也逃脱不了。我只能在心里深深地哀叹,当农民太苦了,拉耩子种小麦太难了!
土地实行大包干以后,家里买了一个铁制、轻便、行距较窄的两条腿耩子。因我到外地求学,种麦子耩地的事,大多由父亲和哥哥两人来做。父亲摇耩子,哥哥驾辕用力地往前拉。有时哥哥忙于其他事务,为了抓住墒情,母亲就会代替哥哥的位置。因母亲裹着小脚,拉起耩子来左右摇晃。这样,父亲常会因难于控制平衡而唉声叹气。邻居着实看不下去,便会撂下自己的活,主动前来帮忙。父母亲总被感动得千恩万谢的。
有一年国庆节,我从学校赶回老家休假。没想到,我到老家的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父母亲正在用耩子吃力地播种小麦。看到母亲的白发、脸上的汗水,和父亲的无奈,我抑制不住地流下了眼泪。
年逾花甲的老人,为了生存,为了儿女们过上好日子,不畏风霜雨雪,不畏酷暑严寒,积年累月地与土坷垃打交道。他们得到了什么?节衣缩食,在儿女面前表现得唯唯诺诺,甚至把自己的心扒出来给儿女吃了,都没有丝毫的怨言。
此时,我想起了母亲不吃猪肉的往事。在忍饥挨饿的年代,一家人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得上一顿猪肉。可每每吃猪肉时,母亲都会谎说她小时候吃伤了,现在不喜欢吃。可是,农村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渐渐好转了,吃猪肉不再是困难的事。从那时起,母亲才开始喜欢吃猪肉。
父母的心,是柔弱的心,是犬马之心。他们心里承载的是儿女,唯独没有自己。天下的儿女们,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土里刨食”。是的,食物埋藏于土里,要取出食物,就要拿着农具用力地去刨。刨,数不清的代代农民都在广袤的大地上刨。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实现了机械化。渴望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用播种机播种。一台机器一天可以播种几十亩小麦,是人工播种效率的几十倍。从此,拉耩子播种成了历史。
耩子这一汉代以来发明的农具,逐渐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同时,不便于耕种的人家,也逐渐把土地有偿流转给了种田大户。年迈的父母亲再也不用为田地操劳、弓腰弯背拉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