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土地没有确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土地存在纠纷未被确权,需要等待争议解决后,重新进行确权登记。
如果土地确权过程中遗漏了某些土地,可以向相关部门重新申请确权登记。
对于农民擅自开荒的土地或面临拆迁、征收的土地,如果未被确权,村集体通常会进行回收处理。
如果错过确权时间较长,可以单独去国土部门申请补登记,但难度较大且拖延时间较长。如果时间不长,可以找村委会协调补登记,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成功。
土地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都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主管部门是农业局。
村民应先了解土地确权的流程和相关的法律规定,这是维权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通过协商、行政或司法途径解决。
主动与村委进行沟通,了解不给予确权证的具体原因,并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如果村委有合理的解释和依据,村民应予以理解和配合;如果村委无法提供合理解释,村民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假设协商无果,村民可以向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土地确权申请,请求政府协助处理。政府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土地权属进行调查和认定,并出具相应的处理决定。
如果村委仍然拒绝给予土地确权证,村民可以向党委、政府办公室(厅)或党委农工办等相关部门进行举报。举报时,应详细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相关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和处理,以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如果政府处理决定仍然无法让村民满意,村民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村民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以支持自己的诉求。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土地权属进行审理和判决。
建议村民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先咨询当地国土部门或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