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现实世界当中不如意,总会想办法找到出口。虽然历史上有武死战文死谏的传统,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有那种执着的精神。
更何况他们还要考虑一个成本的问题。武死战文死谏这样一种品格,在贤君面前尚且有它的作用和价值,但如果整个社会都是污浊的,整个朝廷都是混乱的,还不如挂印而去,归田园居。
有不少人选择了这条路。但是到他们回到乡村之后,却发现农活也是需要有技术的。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以上的这首古诗就是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农活也是需要技术的,诗人回归田园,却发现耕田也那么不简单。否则按照这个大诗人的智慧,“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如此辛劳,也不至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因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所以才下决心归园田居,从一个文官变身为一个农夫。或许在他来看,农活是非常简单的,所以才会不顾自己的前途去当一个农夫。
士农工商中国古代社会向来都有这样的历史传统,每一个阶层都有自身的价值。古代文人向来都是如此,在官场上混不下去就会回到农场,而极少有人去到工厂做工,去到商场经商。其中的原因也是不言自明。一方面,工厂和商场地位比较低下;另外一方面,这两者的工作难度要比做一个农夫大得多。
但即便如此,农活也是有技术含量的。“草盛豆苗稀”说明诗人并不擅长这一行。或许他并不懂得如何施肥,或许他并不懂得选择适合这块地生长的作物,或许他并不懂得种子的甄别……他只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之上,但对于整个庄稼的生长来说,好处是有,但并非决定性的。
当然,陶渊明的这首诗作主要还在于展现自己的品格:不与世同流合污,此所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至于他的种田水平一般,倒也没有什么人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