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7月25日清晨,兰陵县庄坞镇小池头村的菜地里,刚刚采摘的新鲜毛豆荚被采收工人整齐码放,然后运至山东运丰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经筛选、清洗、漂烫、冷却后送入零下35摄氏度的“速冻隧道”——仅30分钟时间,它们就变身“即烹食材”,成为国内外都市上班族餐桌上的快手菜。这条从田间到餐桌的“极速鲜链”,正是兰陵县绿色果蔬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运丰食品的生产车间,标准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分拣台上,产自1300亩合作基地的应季成熟蔬菜经过农残检测后,被精准切割成适合快炒的寸段;漂烫池中,短时高温锁住蔬菜的叶绿素与维生素;速冻环节里,先进设备让食材瞬间结晶,保留住刚采摘时的鲜嫩口感。“我们的冷冻菜下锅前不用洗、不用切,上班族十分钟就能炒出一盘绿油油的时蔬。”公司总经理宋宏伟介绍,这种符合“时间贵、口味刁”现代消费需求的产品,2024年已为企业带来4000余万元产值。
支撑这条高效产业链的,是运丰创新的“合作社+基地+企业”模式。依托山东省农科院设立的“一中心两基地”技术支撑,企业与庄坞镇小池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深度绑定:合作社负责按标准种植,企业专注加工销售,1300余亩流转土地既保证了原料新鲜度,又让农户每亩地多增收近千元。而冷冻技术带来的“神奇魔力”更不可小觑——相比传统流通,新鲜蔬菜经速冻可有效减少运输损耗,也使得家庭厨余垃圾量降低近半。
运丰的速冻奇迹,只是兰陵绿色果蔬加工产业的一角。在兰陵(代村)农企园,山东新天地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大蒜经过AD脱水技术变成雪白的蒜片,草莓通过FD冻干工艺成为休闲零食——11条自动化生产线每天“消化”着来自“山东南菜园”的海量果蔬,年加工能力超30万吨。这个拥有1万亩自营农场的企业,在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上形成了完整链条,不仅将“新天地食品”品牌打入日韩市场,还与康师傅、今麦郎等企业达成长期合作,2024年实现产值9000余万元。
专注蒜类深加工的山东恒百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在5亩厂区里实现了“小空间”创造“大产值”。6条生产线年产蒜蓉酱、腊八蒜等产品6000吨,2024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还为周边150人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从运丰的速冻蔬菜到新天地的冻干果蔬,再到恒百味的风味蒜品,兰陵优质绿色果蔬正通过多元加工方式,实现从“论斤卖”到“按份销”的价值跃升。
这些企业的蓬勃生长,离不开兰陵县委、县政府打造的“全链条护航”体系。为让果蔬加工产业行稳致远,县里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挂帅的绿色果蔬加工产业链专班,将“开办加工厂”“项目改扩建”等事项打包成“一件事套餐”,企业提交材料从5项减至1项,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今年1至5月,全县34家规模以上果蔬加工企业实现产值7.17亿元,11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达11.93亿元。
在市场开拓上,政府当起“推销员”:组织运丰食品等企业参加迪拜、东京国际食品展,仅今年就新增意向订单300万元以上;通过兰陵(上海)乡创中心,70余种“兰陵九品”优质加工品走进上海超市;电商渠道更让果蔬加工品“触网飞”,1至5月全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5.7%。金融“活水”也精准滴灌,“农担贷”累计担保15.61亿元,仓单质押融资为企业缓解旺季收购压力,今年已帮助43家企业解决2.1亿元融资需求。
从田间到车间,从政策到市场,兰陵县正以果蔬加工为纽带,编织出一条“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的乡村振兴链。当运丰的速冻蔬菜在都市厨房飘香,当新天地的冻干果蔬摆上日韩货架,这片“山东南菜园”里生长的,不仅是新鲜果蔬,更是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圣宇 孙锐 胡德理 通讯员 冯磊
编辑:吕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