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少年派周刊·封面故事 | 我的“村T”我闪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2:56:00    

《贵州教育报》4月11日05版

我的“村T”我闪耀

凯里市第四小学 周雨墨 指导老师:顾凯琴

大家最近是不是刷到我们了?对的,我们就是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自信地踏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舞台的侗族小女孩。

孙启文(左)和周雨墨(右)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走秀

我们从贵州的大山深处走来,跨越千里,带着对美的追求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美丽的民族服饰和优美动听的侗歌。

我们来自凯里市第四小学的侗歌小分队,我是队长周雨墨,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侗族女孩,最擅长弹侗族琵琶和唱侗歌,是我们侗歌队的“百灵鸟”。

2024年7月的全省中小学生歌唱大赛上,我还获得了省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呢!

2024年12月,周雨墨、孙启文、焦子轩、杨盈杉四个队员参加凯里市第三届歌唱大赛荣获一等奖。

我们凯里市第四小学侗歌小分队成立于2022年9月,一共有30个小伙伴。老师说,侗歌是我们黔东南侗族儿女最闪耀的标志,唱响侗歌就是传承与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歌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历史、情感表达与生活智慧。我们在学习中感受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树立民族自豪感。

侗歌没有成文的曲谱,也没有歌词,我们都是通过老师“口传心授”,老师唱,我们就模仿,反复练习,有时候老师还找来好多视频,让我们去感受侗歌原生态的韵律后再仔细模仿老师的唱法。

几年下来,我和小伙伴们学模唱《山羊歌》《侗家娃娃爱琵琶》等经典曲目。

这次的北京之行,我们凯里市第四小学侗歌小分队的队员在台上都很紧张,老师告诉我:“不怕,就像在我们学校的排练室一样,自由自在地歌唱就好。”

于是就出现了大家刷到的视频开头的一幕,迎着五颜六色的灯光,我们唱着侗歌,走在了村T的大道上。

在我们黔东南,有句俗话: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正因为如此,我们黔东南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才以丰富绚烂的姿态绽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舞台上,“村超”“村BA”和“村T”就是我们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载体,快来看看这些优秀载体在我们孩子眼中的样子吧!

校园里的琅琅读书声

凯里市第二十一小学五(2)班 齐馨然 指导老师:李光福

我的学校坐落于古朴雅致的民族风情园内,每当温暖的阳光洒在这片土地上,丰富多彩的一天就又来临了!我们踩着朝霞的裙摆追逐晨风,在充满书香和幸福的校园里快乐成长!

齐馨然喜欢校园,喜欢聆听幸福的琅琅读书声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聆听那琅琅读书声,它总是伴随着飘扬的五星红旗在校园中久久回荡。每当清脆的预备铃声响起,我和同学们总是会抢先进入教室,桌子上整齐的书本像是等着检阅的士兵,亲切和蔼的语文老师像一本“会说话的大书”,引领着我们进入一篇篇美丽的文字、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感受着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操场上那充满活力的美好时光。校园四周的小花在大树的庇护下慢慢成长,细致耐心的体育老师也为同学们注入了最阳光的能量!或是那一脚带来欢呼的足球射门、或是那在天空中画下最美弧线的篮球、或是加足马力的百米冲刺……每一个跃动的身影都像是天空中的明星闪闪发光。

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那流淌在石头画上的缕缕色彩。每当社团活动时间来临,那是我们最喜悦的时刻!在安静整洁的画室里,美术老师带领我们一手拿起圆润的鹅卵石,一手拿起画笔,沾上五彩的颜料描绘出我们心中的诗歌与梦想!那一刻,原本坚硬冰冷的石头仿佛一瞬间有了生命,似乎在诉说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动人故事。

时光匆匆,老师们的红墨水晕染了天边的晚霞,同学之间的欢声笑语也点缀了我们彼此的童年时光。愿校园中每一个动人的瞬间都能装进我们心中最珍贵的角落,成为今后漫长岁月里成长的动力,幸福的源泉!

石头画里的星空与爱

凯里市第二十一小学五(1)班 李佳琦 指导老师:龙姣玉

我的校园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与温暖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知识的海洋,还有许多让我感到幸福的趣事。绿茵茵的操场弥漫着桂花的香气,最让我心动的,是像调色盘一样缤纷的社团活动——尤其是藏在美术教室里的石头画社团,像一颗会发光的小星球,载着我的梦想轻轻旋转。

第一次推开社团教室的门,就被展台上的“小精灵”们吸引了:平时河岸边见过的平平无奇的石头,居然变成了“画布”,有咧嘴笑的向日葵,有栖息枝头的蓝蝴蝶,有黑绿分明纹路的西瓜……简直让我惊掉下巴。杨老师握着我的手说:“欢迎加入我们社团。”我使劲地点头,满心欢喜。上课了,杨老师在石头上描下第一笔,说:“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劳动和智慧,让它们变得更美,让它的美被更多的人看见。”于是每个周四周五的下午,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向“幸福石头画社团”,用笔轻轻勾勒心中的图案,让丙烯颜料在石头上绽放不一样的光芒。我画过趴在石头上打盹的橘猫,画过星空下的小房子,画过美丽的水果拼盘,还将语文课本中学过的古诗画进石头里。当灰白色的石头渐渐变得鲜活,掌心传来温度时,它仿佛在告诉我,原来平凡的事物也能闪耀出特别的光。

喜欢画画的李佳琦沉浸在五彩斑斓的色彩中

最难忘的是校园的义卖活动,我们把精心创作的石头画摆在铺着格子布的摊位上,阳光斜斜地照过来,给每幅作品都镶上了金边。

“阿姨,买一幅吧,这是我们自己画的!”我第一次怯生生地鼓起勇气向路过的行人推荐。当第一个顾客掏出钱买下那幅小雏菊时,我和同桌相视而笑,眼里闪着小星星。那天下午,我们的摊位前围满了人,有的轻轻抚摸石头上的纹路,有的小心询问背后的故事。我越来越自信,骄傲地推销社团里同学们的作品,最后我们把卖画所得的两千多元全部放进了“爱心箱”里。杨老师告诉我们,这些钱会变成我们集团校里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新书包、新文具,变成福利院小朋友们的笔墨纸砚,我们开心极了。这时的我们,更懂得了:每一块石头里都藏着我们的心意,它像一颗小小的种子,终将在某个地方开出温暖的花。那些被我们亲手描绘的石头,或许会躺在某个同学的书桌上,或许正在帮助另一个孩子实现梦想,但不变的是它们都曾在我们的掌心停留,见证过颜料与石头的相遇,见证过劳动与爱的交织。

我的校园就像一个装满星星的玻璃瓶,社团活动是其中最亮的几颗。在这里,我们用画笔赋予石头新的生命,用双手创造美,更用爱心串联起不同的人生。每当桂花的香气飘进教室,每当社团教室里又响起画笔划过石头的声音,我都忍不住觉得,这样的时光,就是最温暖的幸福。

贵州教育报记者 廖尚海 整理

编辑 武芮西

二审 廖波

三审 刘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