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日前,记者在探访时发现,位于胶州路140号的东方贸易大厦外立面更新进展迅速,靠近胶州路一侧的外立面已经焕然一新,挂上了“东方金色童年”的牌子。
对于老青岛人来说,东方贸易大厦并不陌生。20世纪90年代,它曾风光无限——作为青岛零售企业的领军者登陆深交所,吸引无数市民前来购物。
1991年2月4日,东方贸易大厦奠基开工,成为青岛市“八五”期间兴建的第一个重点工程。东方贸易大厦由青岛市供销合作社投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建筑共17层,其中地上14层,地下3层,是一座集商场、办公、宾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商厦。
1992年12月28日,东方贸易大厦正式建成开业。商场营业面积达1.1万平方米,经营品种6万余种,成为当时全国供销总社第七大商场、青岛市第二大商场。有市民回忆,东方贸易大厦开业当天人头攒动,必须凭入场券才能进场。除了综合百货外,商场里最吸引人的还属靠胶州路一侧的观光电梯,不少市民专门和家人一起前来体验,堪称当年的“网红打卡点”。位于地下的金银岛作为青岛最早的游戏厅,也是不少人的青春记忆。
开业不久的东方贸易大厦,成为人们购物休闲的好去处。(王挺 摄)
1996年,东方贸易大厦销售总额达3.7亿元,利润总额1995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在山东省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成为青岛市经济效益最好的商业零售企业之一。1997年,“东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它还斩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精神文明示范窗口”“山东省管理示范企业”等多个荣誉称号。那两年,东方贸易大厦成了青岛商业当之无愧的标杆,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购物、观光。有老青岛回忆,那时候的东方贸易大厦相当于现在海信广场,谁能在这里花钱可“涨颠”了!
好景不长。1997年10月,和东方贸易大厦相距不远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结束了17年的“马路生涯”,退路进室,进入了聊城路47号“901”人防重点工程的配套区域内,对东方贸易大厦带来冲击。与此同时,中山路商圈开始衰落,加之东部、台东与李村商圈的崛起,电商冲击和外资零售业进入,东方贸易大厦逐渐式微。
2013年3月20日,经营了21年的东方贸易大厦关门歇业。曾经人潮涌动的商场,变得空空荡荡,这座商业巨舰黯然谢幕。闭店后,东方贸易大厦经历多次改造变身,婚庆产业基地、摄影基地、美博城等,但这些尝试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没有长久地延续下去。
如今,曾经的商业地标再一次迎来新生,在历史城区复兴的浪潮中,东方贸易大厦的这次转型又将如何?记者注意到,今年三月,市北区委书记高健在调研东方贸易大厦项目时曾提到,该项目地处老城区核心地段,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要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精准筹划业态布局,打造集办公、休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而在今年市北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丰富商文旅融合消费新体验的表述中,则特别提到打造东方贸易大厦亲子互动体验中心,以优质供给拉动消费扩容,这和目前楼体挂出的“东方金色童年”契合度颇高。(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实习生 车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