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期货日报
昨日,菜粕期货震荡后再次大幅下跌,截至收盘,2505合约已经跌至2520元/吨,较3月初高点下跌8%。
“菜粕期货走弱与其自身供需情况有关。”中州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吴晓杰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虽然受制于政策因素,后续国内商业菜粕供应难以为继,但目前国内菜粕库存量非常大,处于历史同期高位,而需求因水产消费还未进入旺季以及价差不具优势而处于低位,压制近端期货和现货价格。
在中辉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贾晖看来,菜粕再次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是美豆种植面积及季度库存数据利多落空,豆粕端利多预期落空后,菜粕围绕自身基本面开始破位下跌。
浙商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王璐也表示,二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预期充足,国内粕类供需格局趋于宽松,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菜粕期货2505合约及现货的表现。然而,菜粕期货2509合约受到新年度菜籽种植面积收紧以及政策端的支撑,走势相对偏强。
“蛋白粕目前呈现弱现实强预期格局。作为植物蛋白定价主体,豆粕期货2505合约也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下跌超过200元/吨,主要因为国内蛋白市场消费情绪不佳,在低压榨的时间窗口出现了库存快速累积的情况,现货价格和基差快速下跌。作为压榨企业风险管理的首选合约,豆粕期货2505合约积累了大量的套保空头持仓,价格震荡偏弱。豆粕期货弱势通过品种间价差传导至菜粕期货,菜粕期货2505合约也受到拖累。”吴晓杰补充说。
事实上,3月20日中国对加拿大菜粕加征100%关税的政策正式落地后,政策端利多逐渐被市场消化,菜粕期货盘面就进入震荡走势。
据贾晖介绍,3月份由于中国对加菜粕菜油加征关税,加拿大菜籽进口盘面榨利和现货榨利达到2024年以来最高水平,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依然较高。截至4月1日,加菜籽进口现货及盘面榨利均在600元/吨以上,菜籽的进口利润依然可观。
市场人士认为,后期市场关注焦点将集中在新季菜籽基本面预期变化以及国际菜籽贸易政策博弈情况。
王璐表示,欧盟菜籽即将进入关键生长期。3月作物监测显示,目前冬季作物长势相对良好,菜籽单产预计达到3.2吨/公顷,同比增长8.47%。加菜籽方面,由于3月主要大田作物面积报告在关税政策出台前已完成调查,加拿大菜籽种植面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由于中加及中美关税政策利空加菜油及菜粕需求前景,加菜籽种植预期或将进一步收缩,需关注二季度加菜籽库存及种植面积报告。国内方面,尽管当前进口菜籽榨利良好,但受进口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二季度国内菜籽买船相对谨慎。有机构预计4月和5月菜籽到港量分别为19.5万吨和26万吨,较往年同期明显回落。
展望后市,王璐认为,中加及美加关税政策对国际菜籽贸易的扰动仍在,而新季加菜籽种植预期收缩对国际菜籽价格底部存在支撑,需关注后续政策端的变动。国内方面,受政策端影响,菜粕基本面或逐步转向紧平衡,随着下游养殖需求季节性改善,菜粕库存有望在二季度持续去化,2509合约下方支撑较强。同时,需关注豆菜粕价差收缩预期下,豆粕对菜粕消费的替代情况。
贾晖提示,5月国内将迎来新菜籽收获上市阶段,相对较为充足的库存,叠加未来短期供应增加的预期,在未来两到三周内,若大豆端无明显利多驱动,菜粕会继续下跌。投资者可持续关注主产区种植天气以及加拿大新季菜籽种植面积情况。
“从中长期来看,在后续菜粕进口渠道明确前,国内供应量始终受限,远月合约价格仍具有较大的上涨弹性,适合作为多配品种。”吴晓杰表示,后续需关注相关政策变化,这是目前菜系品种持仓的主要风险。若增加菜籽或菜粕进口渠道,国内远月供应不足的预期将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