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致敬劳动者】全国劳动模范张达:二十多年深耕一线,保障国家能源供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13:12:00    

潮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接续拼搏奋斗,充分发挥劳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5月上中旬,“浙工企事业之家”微信公众号重磅推出“致敬劳动者”系列报道,与大家一同走近徐仙华(浙江省能源集团)、张达(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周彦(浙江省机场集团)、李圭昊(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李斌(国能浙江公司)五位全国劳动模范。

作为行业的杰出代表,他们以扎根岗位的坚韧执着、奉献社会的满腔热忱,用辛勤汗水、精湛技能与卓越作风,在各自岗位上树起了一面面示范引领的旗帜。让我们在该系列报道中学习他们扎根岗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感受他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先锋风采,领略他们在智能制造时代勇当先行者的奋斗历程。

张达,50岁,中共党员,现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公司副总工程师、生产部(调度部)经理,高级工程师,获评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2024年浙江省劳动模范、中国石化劳动模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节能环保先进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深耕一线 保障国家能源供应

1997年,张达从大学毕业进入镇海炼化工作,工作二十多年来,他从一名技能操作人员,成为重油催化装置的一名主管工艺技术员。

重油催化装置是公司第一期建成投产的老装置。面对装置设备和工艺技术更新,作为这套装置的主管工艺技术员,在装置技术改造过程中,张达和团队对装置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分析,针对难点制订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特别是针对装置能耗高的问题,通过采用装置联合管理的方法,降低了装置能耗。

2014年,张达团队在自主研发和创新催化裂化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成套技术、轻烃适应性改造、催化汽油脱硫等5项技术,申请获得国家专利3项。其中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成套技术获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1年1月,张达调入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这里是镇海炼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是指挥全公司所有装置生产运行的大脑。作为整个生产运行的指挥部门,张达深感责无旁贷。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与安全,张达带领团队抓好落实各项生产经营、检修改造、降本增效、开源节流、节能降碳以及“一平稳六优化”等工作任务。面对公司生产格局的变化,不断优化生产方案,进一步促进原油结构和加工路线优化达到新的平衡点、寻找新的最优解,全力做好生产经营优化工作。

带领团队优化加工结构 实现降本增效

在镇海炼化的整个生产经营中,原油采购成本占总成本的90%以上,提高原油重质化、降低原油采购成本是提高公司运行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最大程度挖掘降本潜力,张达带领团队采用PMO工作法持续推进优化原油加工结构,经过近三年持续优化攻关,成功建立了一条具有镇海炼化特色的重油加工路线,最大限度挖掘了未转化油的潜在价值,有力地促进了原油降本和效益的提高。

2023年疫情形势好转后航煤需求量上升,张达积极组织评估各装置生产航煤的能力,摸索调整参数,确保质量合格的同时增产航煤。2023年全年航煤出厂量达320.4万吨,创下航煤出厂以来的历史新高,较新冠疫情爆发前的高点2019年超出10%,并取得了航煤单日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及单月出厂量首次突破30万吨的佳绩。

响应国家号召 探索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号召,锚定绿色低碳目标,探索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积极推动碳排放全过程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及地方要求,不断完善公司碳达峰、碳中和方案,扎实推进“碳达峰八大行动”。张达带领团队编制《镇海炼化2030年前碳达峰方案》,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积极推进光伏项目实施。建成并试运行“中国石化碳资产管理系统推广提升—镇海炼化碳足迹实施项目”,公司荣获2024年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称号。

同时,为适应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和可持续航空燃料开发需要,根据中石化专项工作方案,张达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生物航煤装置试生产工作。作为国内首套建成的生物航煤工业化生产装置,成功产出生物航煤合格产品,实现了“地沟油”变废为宝,由此我国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生物航煤技术的国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