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珊
“要不是医生细心,我压根不会想到原来是两年前吃鱼生吃出来的病。”32岁的张女士(化姓)两年来反复发作的腹痛终于真相大白,确诊是感染肝吸虫病。所幸病因及时明确,目前经住院给予驱虫、护肝、退黄等治疗后,张女士的腹痛、腹泻症状明显改善,面色恢复如常,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即将康复出院。
医生给患者查房(通讯员供图)
张女士平时生活作息规律,蹊跷的是,近两年来,腹痛、腹泻莫名找上门,辗转求医依然挡不住病痛间断发作,尤其近来不适感加强,还出现发热伴明显的畏寒,体温一度高达40℃,脸色变成了黄铜色。3月23日,她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感染科寻求诊治。
接诊医生向晓东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大便稀溏、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异常,立即对张女士进行了询问,得知张女士曾于两年前赴广东旅游,7天的行程中曾食用大量特色鱼生,当时出现了上腹痛、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经紧急就医后很快好转,她也没太在意。
向晓东怀疑张女士出现的种种不适是肝吸虫感染继发,并立即将病情汇报至主任医师雷君。经过详细检查,张女士的华支睾吸虫抗体呈阳性。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有着较明显地方性特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两广地区,与当地居民喜食鱼生的传统饮食习惯有极大相关性。雷君医生认为,由于张女士两年前赴流行区吃了鱼生后,当时可能是肝吸虫病急性发作,可惜未引起重视,才导致“急病”变“慢病”。
雷君提醒,人们对肝吸虫病普遍易感,预防措施主要是改变食“生”的行为,一旦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后,出现畏寒、发热、恶心、腹胀、腹泻、右上腹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前往医院感染科就诊,一经确诊,进行驱虫等治疗,一般可取得较好预后。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