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不负春光加速跑,南海国资国企拼出首季“开门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4:54:00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2025年第一季度,南海国资国企紧抓政策红利带来的机遇,以奋勇向前的姿态乘势而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从整体数据看,全区监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实现2662亿元,同比增长超15%;一季度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近10亿元;成功竞得4宗共近250亩意向项目地块,涉及总投资超20亿元;顺应产业潮流,积极布局新能源、低空经济、环保科技等新赛道。

这些亮眼的数据,是南海国资国企在 2025 年开年之际拼搏奋进的生动写照。

2025年,南海国资国企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战略,以敢为人先的拼劲、开拓创新的闯劲、真抓实干的韧劲,在改革创新、项目推进、投资并购、人文经济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成功实现首季“开门红”,充分展现了南海区国资国企的担当与拼劲,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资产规模攀新高,综合实力再升级

2025 年第一季度,南海区国资国企积极顺应政策形势,乘势而上,实现了资产规模的增长。全区监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实现2662亿元,同比增长超15%,营收总额超100亿元。

其中,广东南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南控集团”)成功跻身 “千亿集团” 行列,成为佛山首家资产突破千亿的区级国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不仅彰显了南控集团自身的发展实力,更标志着南海国资国企的综合实力迈上了全新的台阶。

在“千亿”国企的标杆带动下,全区国有监管企业信心倍增,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成本管控等多个维度,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显著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为南海国资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控集团营收增长图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月8日,南海区国资系统成功举办“国资引领,共创未来”国资国企招商推介大会,并成立南海产业发展研究院,全方位展示了国资国企的资源和实力,成功促成多个合作意向项目的落地,为南海国资国企的未来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一季度,南海国资国企在战略协同层面实现三大突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龙头企业强强联合,南控集团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建西南咨询顾问公司签署全域建设开发战略协议,重点推进城市更新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这一合作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助力南海区城市面貌焕新。

二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南海资产公司与山高新能源集团创新“绿色资产+数字运营”合作模式,打造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标杆,将为南海区的绿色转型注入新动力。

三是区域协同纵深推进,城建集团与佛山工贸集团深化环两江水资源开发,围绕东风水库生态建设、环水经济带智慧物流体系建设等开展全链条合作,创新打造“水利+文旅+商贸”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将加速“环两江示范区”建设。

“国资引领,共创未来”国资国企招商大会签约现场

广东南海产业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

南控集团-中建西南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布局新质生产力赛道,壮大“三高四新”产业集群

新质生产力,是城市竞争的关键要素。南海国资国企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新质生产力赛道,在新能源、低空经济、环保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南控集团积极投身新能源产业建设。与区农业农村局签约乡村振兴光伏集群项目,并联动各镇街签订电网侧储能框架协议,为南海区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南控集团还同步布局固态电池前沿赛道,携手浙江安高特电科技共建,抢占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先机。

与此同时,富电公司积极参与搭建“华南电力产业集采平台”,与多家知名企业签署电网侧储能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6.5亿元。这一举措将提升南海区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集聚效应,为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南海区推动电力装备智造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签约仪式

低空经济成为南海国企的重点发力方向。城建集团携手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等行内龙头企业,联合区交通局和狮山镇等共同推进南海区“环两江先行区”低空观光廊道项目,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

南海区“环两江先行区”低空观光廊道启动仪式现场

瀚蓝环境在环保科技领域表现出色,牵手清华大学等单位,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粤港澳产城融合多源固废协同利用技术及集成示范”,助力“无废湾区”建设。同时,瀚蓝环境还积极布局绿色环境权益相关业务,开展多项绿色权益交易及节能管理服务,助力南海构建“环保-能源-金融”协同发展新生态。

瀚蓝碳管理信息化平台

瀚和公司在氢能产业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牵手广东清能新能源技术公司签署南海区氢能物流车运营平台协议,与广东易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氢能车辆综合运营示范平台。

瀚和公司与清能能源签署南海区氢能物流车运营平台协议

此外,兴业控股与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呼研所医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持有呼研所51%股权,合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呼吸疾病医药创新转化标杆平台。同时,旗下的桃苑福利中心被纳入为“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服务机构,为打造“湾区一流康养融合品牌”愿景道路迈出关键性一步。

兴业控股与呼研所签订股权合作协议

在人工智能领域,南海数投公司自主研发的“磐石AI”智能平台完成本地化部署,并正式上线运营。作为佛山市首个基于DeepSeek-R1(671B)国产大模型的政务级AI系统,该平台成功实现政府算力资源与前沿AI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启了佛山国资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全新篇章。

重点项目齐开工,激活发展新引擎

实干争先,项目为王。南海国资国企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全力推进了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建设。

仙湖实验室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南海文化中心、南海艺术中心、三龙湾制造产业园、“无废南海”新型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等4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一季度完成投资近10亿元,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多个项目集中启建:2月22日,总投资约1.89亿元的广东南海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项目配套用房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建设,建设成为佛山业态高端、功能齐全的智慧仓储中心和集拼分拨中心;

3月7日,作为灯塔产业园年度重点项目之一的佛山半导体科技园正式动工,致力于打造成未来佛山市半导体发展的主阵地。同日,投资总额约4248万元的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新建学生宿舍工程项目(AB栋)正式动工;

3月13日,总投资约7亿元的220千伏新(虫雷)岗变电站迁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为千亿级金融产业集群提供智慧能源保障;

3月28日,总投资额约 1.86 亿元的颐康里项目在南海区狮山镇正式启动,将构建“医疗+康养+消费”一体化服务体系。

南海区电网工程新型征拆青赔任务包干协议签订暨 220 千伏新岗变电站迁建工程开工仪式

颐康里项目效果图

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密集开工,不仅夯实了区域发展的基底,更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南海国资国企还聚焦城市发展重点区域实施精准投资,打响优质土地竞拍“第一枪”。

截至2025年4月2日,区国资系统成功竞得4宗共近250亩意向项目地块,涉及总投资超20亿元,涵盖工业、商业、商务、娱乐用地。

园创公司成功竞得狮山镇桃园路南侧、广佛肇城际铁路东侧(之四)地段地块;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成功竞得狮山镇的工业地块;园建投公司成功竞得丹灶镇桂丹路南侧地块,打造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南资创赢公司成功竞得桂城街道宝翠北路以东、夏平西路以北地段地块(千灯湖商业地块),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些地块的竞得不仅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也为南海国资国企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湾区新能源中试产业园位置图

强化以投促引,赋能产业腾飞

在新形势下,南海的招商模式正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南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要大力推动以投促引,支持国资国企在招商引资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季度,总规模超100亿元的南海区产业发展基金、南海区蓝海科创天使投资基金正式成立,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自成立以来,积极协同区招商局、区科技局累积接触超亿元项目近20个,展现了其在产业投资领域的敏锐洞察力。

在资本运作层面,南控集团和产业集团有序推进公司债券注册申报工作,目前已向交易所递交合计75亿元的申报资料。城建集团、资产公司的信用评级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南控集团与中证数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助力提升南海区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在引入金融活水方面,产业集团积联合南海农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润银行五家银行,共启超百亿战略合作,整合银行与国资国企的优势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通过产业投资与基金合作、创新投贷联动、数字化平台赋能等核心板块建设,南海国资国企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全链条的金融生态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从项目孵化、资金支持到产业升级的各个环节,为南海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南海区产业发展基金、南海区蓝海科创天使投资基金发布仪式

南控集团中证数智战略投资协议签订仪式

南海产业集团携手五家银行共启超百亿战略合作

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中勇担先锋

今年初,佛山市委全会提出,探索沿江发展新路径,打造环两江先行区,串联山水将文旅资源转换为发展新优势,这无疑为南海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

2025 年,南海提出奋力打造人文经济引领区的目标,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锚定了发展方向。在这股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南海国资国企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注入资本“活水”,全力打造标杆项目,深入实施“水上南海”战略,为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海正以大地艺术节作为引擎和发展支点,撬动更多资源推动环两江先行区的发展。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已圆满收官,短短三个月内,成功吸引超 136 万人次参观,盘活了一批旧物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如今,南海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第三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南海国资国企在水上交通建设方面也是动作频频,全力推动“水上南海”3条水上游船线路的建设。目前,已成功开通听音湖至丹灶有为水道游线,让游客能够沿着水道领略南海的独特风光。更为值得期待的是,4 艘氢混游艇也即将在听音湖投入使用,为游客带来更加绿色、环保的游览体验。

此外,国资国企亦大力发展游艇项目。1 月 23 日,氢能混动游艇制造头部企业江苏氢滆黑科技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氢湾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南海资产公司下属企业成功签订协议,顺利盘活泌冲水泥厂和黄岐旧船厂,成功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超 1 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全新增长点。项目一期盘活泌冲水泥厂,占地约2.2万平方米,拟规划建设为潮玩文化体验区和滨水文化体验区;二期盘活黄岐旧船厂,占地约1.3万平方米,拟打造旧址文化印记体验区与智慧水上运维中心,开发数字化智能船体装配生产基地,年产值预计超50亿元。

在文创产业领域,南海国资国企同样不遗余力。南海丝厂正积极打造“丝潮集”文创园及桑园围博物馆,其中丝潮集一期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年内可竣工。此外,“南资好物”旗下首个文创商店——“丝和艺术商店”也在西樵揭幕开业,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具有南海特色的文创产品。

围绕“墟游记”品牌建设,南海国资国企全力盘活旧墟老旧物业,小塘国际艺术墟顺利启动,并计划在五一期间发布全区墟游记品牌项目计划,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助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方面,南海国资多管齐下,一马当先。将充分利用景隆公司的西江天然气加注码头、天然气和供热管道设施,拓展延伸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加快整合南鲲码头土地及货运仓储业务,发挥西江航运与官窑国际陆港叠加优势,打通水陆联运和仓储物流产业链,形成新经济增长极。

“丝潮集”文创园

南海资产公司召开“国资引航·合聚创赢”2025年文旅项目签约大会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第一季度,南海区国资国企凭借战略眼光和实干精神,在文旅融合、金融赋能、人文经济、以投促引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开门红”成绩。

展望未来,南海国资国企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抢抓“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和构建“三高四新六集群”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机遇,聚焦改革创新、园区载体投建运和战新产业投引,为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贡献国资力量,续写属于南海国资国企的辉煌篇章。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李年智 曾凡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