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活力西青·民营新引擎丨北方电梯巨头“智造”跃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14:37:00    

开栏语

西青,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民营经济的发展浪潮正汹涌澎湃。众多民营企业在这里扎根、成长、壮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们不仅在各自领域精耕细作、创新发展,还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西青的繁荣发展贡献着智慧与力量。澎湃新闻开设“活力西青·民营新引擎”专栏,以10个民营企业为切入点,报道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蓬勃势头,展现我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一同走进西青,感受民营经济的澎湃力量,见证区域发展的无限可能。今天,带您走进北方电梯巨头—鑫宝龙电梯集团。


走进位于天津西青区的鑫宝龙电梯生产车间,智能制造的澎湃动能扑面而来:数据在云端奔流,指令在系统间精准传达,智能装备高效协同运作。数字化、智能化基因已深度融入企业的血脉,近日,天津市公布2025年第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名单,鑫宝龙电梯集团赫然在列,这份“认定”的背后,是企业近20年深耕智能电梯制造的战略布局与持续投入的结晶。

从代工到领航,北方电梯巨头的“智造”跃迁

时间回溯至2005年,鑫宝龙创立之初仅是一家承接一线品牌的电梯部件代工的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我们意识到,企业想长远发展,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脉’——核心产品、核心品牌、核心技术。”企业决策层在2009年痛下决心开启转型。2012年,企业在天津市西青区投资6.6亿元建立研发制造中心,一座近百米高的8井道电梯试验塔拔地而起,可测试8米/秒超高速电梯;5万平米的自动化车间引入智能生产线,引入了当时国内领先的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生产线,彻底告别传统工艺。2014年,引入ERP计划管理系统,将国际先进的生产全流程模式导入车间,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从部件代工到整机制造,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鑫宝龙完成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目前,鑫宝龙拥有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220多项,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科技型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天津市创新型企业”等称号,成为北方电梯行业的领航者。

智能产线革命,一人能顶十人的“硬核”实力

在鑫宝龙的厅门门板智能生产线上,机械手臂灵活搬运着厚重的金属板材,冲压、折弯、加强筋摆放机器人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块电梯门板从原料到成品仅需45秒——这是企业智能升级最生动的注脚。“过去这条生产线需要10个人,现在1个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集团制造运营中心副总监袁晖介绍。单块门板生产时间从90秒压缩至45秒,日产能跃升至640块,人力成本直降80%。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人工生产难免存在波动,新智能生产线则基本确保质量合格率达到99%以上。”袁晖的语气中透着自豪。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双提升,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加速度。

在物联网控制中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国数万台电梯的运行数据。技术人员介绍:“早在2017年,我们自主研发的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能够透过‘物联网云平台’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大数据模型,实现了对电梯部件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控与管理,这一技术引领智能电梯领域,为智能电梯后维保市场奠定基础。以智能电梯管理业务为基础,结合一系列互联网物联网接入技术,我们还拓展到社区服务,‘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传统社区的‘互联网+’升级,赋能数字化社区管理。”

在硬件创新上,企业同样成就斐然:鑫宝龙电梯凭借其深厚的绿色科技底蕴,为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自主研发国内8米/秒超高速电梯、双轿厢观光电梯等产品,搭载智能能量回馈技术,不仅能回收电梯运行中产生的能量,还可反向供给建筑电力系统,显著降低能耗,用绿色科技为城市绘就低碳未来图景。

智能基因驱动全球拓展,“西青智造”攀登产业新高度

智能化转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重塑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在占地200亩的现代化厂区内,年产能达36000台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产品远销南非、巴基斯坦、智利、多米尼加等国际市场。集团海外业务覆盖欧洲、南美洲、亚洲等地,智能工厂的规模化效应与柔性生产力,成为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站在新起点,鑫宝龙电梯集团董事长曹杰对未来充满信心:“荣获天津市先进级智能工厂,是对我们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新征程的起点。鑫宝龙将继续深耕智能电梯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前沿技术与电梯的深度融合,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让智能电梯成为城市发展的‘垂直动脉。’”

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密集,从代工生产到自主创新,鑫宝龙的智能工厂之路,映射出西青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作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区域,西青区围绕重点产业链来布局服务链,推进重点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