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里水镇的广东誉扬食品商贸有限公司的冷库前,叉车正将一箱箱贴着“八六王”标签的伽师瓜装上货车。冷库内,客商们围着切开的瓜瓤,指尖捏起一块果肉,轻轻一掰便脆裂开来,汁水顺着指缝往下滴。“甜度18,脆得能听见响!”前来补货的商超采购商李姐边尝边记,手机里还在弹出店员催单的消息,这已经是她三天内第三次来提货了。
自从7月14日“广东誉扬|消费帮扶馆”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伽师县“八六王”伽师瓜商品上线后,两小时不到,后台就收到了200多个订单。这些从新疆伽师远道而来的6.4万斤伽师瓜正通过里水企业的配送,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6.4万斤伽师瓜从新疆伽师县发车。
蹲守伽师:从田间到舌尖的品质承诺
伽师县三乡,作为伽师瓜的核心产区,凭借沙质土壤中丰富的钾元素,以及高达20℃的昼夜温差,孕育出的伽师瓜果肉细腻、糖度奇高,品质绝佳。然而,地理位置偏远带来的高物流成本、狭窄的销售渠道,成了当地瓜农心中难以释怀的“心头病”。
伽师县伽师瓜丰收。
转机出现在两年前,广东誉扬食品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珍姐从广东省发改委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前往伽师县三乡考察。亲身体验到当地伽师瓜的优良品质后,企业与伽师县三乡达成销售合作协议,为破解当地瓜农的“心头病”带来了希望。
六月的喀什,正午气温高达38℃。誉扬公司的工作人员吴向友带着团队,在伽师县三乡的瓜田里蹲了整整一周。“每天天不亮就去看瓜的生长状态,中午顶着太阳测甜度,傍晚跟着瓜农学辨成熟度。”吴向友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数据:“6月10日,东边地块,糖度14.2;6月12日,中间地块,糖度15.8……”
广东誉扬食品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徐嘉燕告诉记者,他们对伽师瓜的品质要求十分严格:“糖度必须达到15以上,表皮要有自然的蜡质光泽,果形要周正,不能有半点磕碰。”为了确保标准,团队还带了专业测糖仪,每块地随机抽测20个瓜,连续三次达标才算通过。
7月7日,满载着6.4万斤伽师瓜的货车从新疆伽师县三乡出发。7月13日,货车抵达里水白岗的专业水果冷链仓。工作人员立刻开箱检查,6.4万斤瓜完好无损,测糖仪显示平均甜度15.5。
专门水果冷库进行保存。
工作人员进行抽检测糖。
三日售罄2万斤:甜蜜背后的信任密码
徐嘉燕表示,由于公司严把伽师瓜的质量关,让市民吃得开心。从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伽师县“八六王”伽师瓜商品后,就受到市民欢迎。
“我是看了朋友转发的朋友圈下单的,她说这瓜又甜又脆,还能帮瓜农。”里水市民陈女士买了5箱,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货,“切开后满屋都是香的,孩子一口气吃了两块,说比超市买的甜多了。”
市民抢购,周边的商超也纷纷抛来橄榄枝。里水某连锁超市采购负责人刘经理告诉记者,他们首批订了1000斤,不到一天就卖光了,“很多顾客专门来问有没有喀什的伽师瓜,我们赶紧又补了2000斤。”
徐嘉燕打开后台数据给记者看:“7月13日销售4000斤,14日销售7000斤,15日销售9000斤,三天刚好20000斤。”她解释说,为了方便市民购买,公司不仅开通了公众号下单通道,还和顺丰、京东合作,推出“省内包邮,24小时送达”服务。
“有个广州的顾客反映收到的瓜有点压伤,我们二话不说补寄了一个。” 徐嘉燕说,公司承诺“破损包赔”,目前收到售后问题,全部当天解决,“做消费帮扶,不仅要卖好瓜,更要让大家买得放心。”
伽师瓜好甜,很多市民前来采购。
徐嘉燕还告诉记者,接下来公司计划扩大采购量,“第二批32吨伽师瓜已经在路上了,预计7月底到货。”此外,公司还在和伽师县协商,打算明年引进新品种,“让瓜农种出更优质的瓜,也让广东市民吃到更甜的味道。”
广东省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伽师瓜助销是粤疆消费帮扶的一个缩影:“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既能解决新疆农产品的销售难题,也能让广东市民享受到优质的特色产品,实现双赢。”
文/南海融媒记者 何志锋
图/南海融媒记者 何志锋 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