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犬兔俱毙什么意思(刘心诚:兔年话兔)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9 10:05:00    

刘心诚

  兔,属哺乳纲,兔科,系草食性动物。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间空隙。门齿很发达,无齿根,终生继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上门齿二对,一对大,一对小,小的隐于大的后方;下门齿一对。
  关于兔,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仙丹之后,被打入广寒宫,唯一能给她消除寂寞,增加乐趣的是那常在蟾宫(即月亮)攀桂树的玉兔。年画“嫦娥奔月”中的嫦娥不是常在怀中抱着一只玉兔吗?另外,有关兔的寓言故事,史书记载早已有之。“守株待兔”,就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它出自《韩非子·五蠹》。说的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这则寓言演变成成语后,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在也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另外,《战国策·齐策三》载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免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后人用“犬兔俱毙”,比喻双方同归于尽。兔是人们的爱物,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成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源于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原意是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旦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文中一个“脱”字,显露出了对兔子的夸赞之情。“狡猾”与“聪明”本是一对反义词。如果角度错了,就会误将“聪明”视为“狡猾”,成了不实之词。
  “狡兔三窟”始于《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说的是狡猾的兔子准备了好几个藏身之窝。这里无形中,给兔子戴上了一顶“狡猾”的帽子。但是按照生物学家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衡量,我们就应把兔子拥有三窟,逃避敌害的做法视为“聪明”之举。对于一个事物的褒贬,是由人的感情所决定的。对于“兔子”这一可爱的动物,在文人墨客笔下同样如此。比如,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笔下就有了“白兔赤乌”“玉兔东升”之语;比喻不在乡里作恶或不侵犯周围人的利益,作者马上就会在头脑中反应出谚语“兔子不吃窝边草”。至于说以势压人,以权谋私的巨贪酷吏,当今的腐败分子的可悲下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自然就用上了“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这句歇后语了。
  在这“春回大地百花吐艳,兔跃青山万物生辉”的癸卯年,让我们倾听“兔跃千山传喜讯”,让我们看那“绿野兔奔美景来”,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