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我们的生活更美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7:49:00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桃花园。经济日报记者 代 玲摄

山脚下,一栋栋藏式民居掩映在成荫的绿树中,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通向每一户门前。走进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房子漂亮、村庄整洁。每年春天,村里上千株野生桃树桃花次第绽放,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桃花村”。

“仅今年桃花节期间,全村旅游收入就达370余万元。”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说,以前的嘎拉村,村民大多以伐木、放牧、种植青稞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现在村民们收入越来越高,是靠着党的好政策发展起了生态旅游业。

上世纪末,嘎拉村开始接待游客。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根本留不住客人。“村里没有统一规划、人畜不分、村道泥泞,客人来村里看看就走了,并没有为村里带来多少实际收益。”边巴感慨,自2002年起,嘎拉村就是首届林芝桃花节的举办地,甚至还连续多年成为林芝桃花节的主办地,但收益效果依然不明显,村民发展旅游业的获得感并不强。

2014年,广东省东莞市第七批援藏干部,林芝县原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孙世宏多次深入嘎拉村,围绕发展桃花生态旅游进行了充分调研论证,提出了“整合资源、村景合一、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并筹集860万元援藏资金,以建设小康示范村为突破口,修建了观景台、环山步道等基础旅游服务设施,嘎拉村桃花园逐渐有了景区的样子。

2015年,嘎拉村桃花园初步改造完成后,当年就给村里带来了70万元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还多。2016年,桃花园收入突破100万元,此后几年,相继突破200万元、300万元。引入“景区带村”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旅游合作社,景区收入的30%用于分红,30%投入生态保护中。去年,嘎拉村户均分红达到10万元。嘎拉村成了“富裕村”。

“现在,不仅桃花美,村子也美了,我们的生活更美了。”村民尼玛多吉说,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能有今天的好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得益于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

2017年,嘎拉村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在嘎拉村投入资金超过千万元。同时,在一批批援藏工作队的接力帮扶下,嘎拉村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桃花经济”品牌,以“桃花”为媒介,嘎拉村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尝到了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甜头,嘎拉村村民保护野生桃树和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村里将野生桃树纳入统一管理,明确了保护范围与边界,并邀请农林专家进行指导;相关金融机构联合嘎拉村两委推出的“绿色银行”积分制度持续推行。一系列保护生态的举措让村庄更加洁净美丽,村里发展生态旅游的底气更足。

为延长旅游季,嘎拉村还种植了冬季油菜花和其他花草,并通过增加响箭、骑马等传统特色体验项目增强旅游体验感。如今,每逢桃花季,游人纷至沓来;夏季,嘎拉村家家户户庭院里瓜果飘香,游客们前来观光采摘;秋冬季,结合颇具民族风情的地方节日推出体验类旅游产品。随着品牌打响,嘎拉村一年四季游人不断。

桃花经济之外,嘎拉村还发展了不少“副业”,比如“机械租赁”、水果采摘等。2024年,嘎拉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40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1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00余万元。(经济日报记者 代 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