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银行保险业迎来20条举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8:55:00    

随着养老金融方案落地,科技金融相关方案也迅速出台。

4月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出发,提出7方面20条措施。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制定《实施方案》主要有几个考虑,一是多个部门政策组合,凝聚金融监管、科技、发展改革部门的政策合力,打好科技金融服务的“组合拳”。此外,增加金融资源供给,引导银行保险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聚集。

此前,银行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方案、养老金融方案相继发布,科技金融方案也已落地,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相关方案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具体来看,《方案》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定下目标: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科技金融制度逐步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不断完善,外部生态体系持续发展,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加快实现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投入较大,但科技型企业仍面临融资渠道有限、资金成本较高、技术研发风险大、市场不确定性强等诸多难题。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武近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近年,金融机构重点围绕科技金融做了不少探索,目前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已经达到96%。但从企业需求来看,企业需求和金融供给存在四个不匹配,分别是早期股权投资需求比较大、信用贷款需求比较大、长期资金需求比较大、多元化需求比较大。

金融机构也存在短板。他举例称,比如在服务前端,对风险研判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在股权投资方面,“募投管退”方面有些薄弱环节,特别是“退”的环节还不太完善。同时,金融机构之间也缺乏高效的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不能“一站式”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在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方面,《方案》明确,要健全机构组织体系。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内部管理架构,向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适当授权。此外,优化内部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适当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适当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切实提升业务人员支持科技创新的主动性。

在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方面,《方案》明确,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对于经营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最长可达到5年。

中国银行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商业银行的授信审批流程、评估体系都将相应发生调整,这是毋庸置疑的。”银行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方面将通过两个渠道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一是,结合企业自身的风险收益特征,重点支持在特定阶段的科技企业;二是通过大型银行的综合经营子公司,包括产业基金等渠道,发挥投贷联动一体化服务。此外,金融机构也要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