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同安路小学秉承“体育大课、健康第一”的理念,以独具创意的课间活动模式,让体育课变得有趣又好玩,登上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该校通过挖掘传统游戏文化内涵,创新开展的"代际互动式"课间活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在绿意盎然的校园里,身着校服的孩子正欢快地跳着彩色皮筋,旁边是三五成群踢毽子的身影,操场上不时传来丢沙包时的欢笑声。这些充满年代感的场景,源于该校"家长导师进校园"特色活动。学校特别邀请70后、80后家长重返校园,手把手教孩子们跳房子、打毛尾等传统游戏,让尘封的老游戏焕发新生机。三年级10班的孩子们在班主任包老师的带领下,将经典游戏"一二三木头人"玩出了新花样。随着包老师一声"一二三——木头人!",原本奔跑嬉闹的孩子们瞬间定格:有的单脚悬空扮"金鸡独立",有的张开双臂作"展翅大雁",还有的挤眉弄眼逗笑同伴。包老师巧妙融入规则教育:"动了的同学要背诵古诗才能‘解冻’哦!"欢声笑语中,孩子们既锻炼了反应力,又巩固了课堂知识。
"这些游戏不仅承载着家长们的童年记忆,更是中华传统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青岛同安路小学东校区执行校长刘晓蓉介绍,学校已系统整理出20余种传统游戏项目,通过标准化改良后纳入每日课间活动。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既掌握了跳皮筋的韵律技巧,又领悟到沙包缝制的民间工艺智慧,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文化传承。央视报道指出,在电子产品充斥童年的当下,青岛同安路小学通过创新活化传统游戏资源,既破解了"课间圈养"难题,又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为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五育并举提供了鲜活样本。